“千寒易去,一湿难除”,一个千古名方,湿气没有了,脾胃强大了
图片
这是「神希园」的第 1027 期 原创
对中医略有认识的人,应该都知道“湿邪是万病之源”这句话,湿邪作为外感“六淫邪气”之一,由其引发的病症有很多,而其中最常见的,便是水肿。除此之外,在中医里还有这样一句话,即“千寒易去,一湿难除”,要知道,湿邪虽看似简单,仅代表体内水湿过多,但若想要将这此病邪从根本上祛除,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那么,这“湿”到底是什么呢?为什么人们又会常常将其与脾胃挂钩呢?
图片
首先,大家要知道,所谓湿邪,就是除开“五邪”——风、寒、暑、燥、火之外的另一邪气,当体内的脏腑、肌肉、经络被湿气困住后,那么往往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,比如常见的腹泻便秘、大便不成型、身体乏力等,而现如今,几乎绝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。
在《黄帝内经》里有着“诸湿肿满皆属于脾”的说法,仅简单的几个字,其实就已经说明了湿气过重的“根源”——脾虚,因此,要想从根源上阻断湿气,就一定要把脾胃调理好。
在中医“脾胃派”代表医家李东垣所编撰的《脾胃论》中,有这样一句很重要的话:“脾胃虚,则九窍不通”,若是脾胃出现了虚弱病症,那么患者不仅会在日常饮食消化上出现明显的异常,同时,自身的孔窍也会因为湿邪过重而出现病症,比如耳聋、耳鸣等。
图片
那么,针对湿邪病症,我们究竟该如何去改善或化解呢?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古方,就能很好地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难题,它便是出自医书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中,专攻“健脾化湿”的参苓白术散。在组方配伍上,此方用到的几乎都是医家常用药材,而且大多都是药食同源之品,即莲子肉、人参、薏苡仁、砂仁、桔梗、白扁豆、甘草、白术、山药以及茯苓,具有补脾胃、益肺气的效果,常用于脾胃虚弱、食少便溏、肢体乏力等病症的改善。
首先,这个方剂用到了经典名方四君子汤来“打底”,将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相互配伍,用于改善脾胃气虚病症。之后再加入山药、莲子、白扁豆、薏苡仁、砂仁以及桔梗,其中的山药可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、补肾固精,莲子能够养心、益肾、补脾,白扁豆和薏苡仁这两味中药材则具有寒凉药性,可以健脾祛湿、清热排脓,砂仁醒脾、和胃、化滞,桔梗利肠胃、补血气、宣肺祛痰。整个方剂虽然药材种类偏多,但以补中气、健脾胃、除湿浊为主,既可以让脾气健运,也有助于祛除湿浊病邪。
图片
在《和剂局方》中,对这一药方有“醒脾悦色,顺正辟邪”的评价,此外,明末清初的名医汪昂也曾说过:“补其虚,除其湿,行其滞”。总之,在日常生活中,大家只要是出现了脾胃虚弱、湿邪过重的症状,那么均能通过这一方剂来加以改善。当然,中医讲究“一方多用”,这一方剂的功效也不止如此,参苓白术散除了具有上述功效外,针对过敏性鼻炎以及慢性胃炎的改善,也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。
温馨提示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。本文仅作知识分享,不构成对任何方药或治疗的推荐,不能代替医疗建议,请勿盲目试药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。如有诊疗需要,请到当地医院就诊。更多交流,↓关注视频号↓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